提升城市品質,構建健康、便捷、宜居、和諧的城市人居環境,山西要打一場“攻堅戰”。近日,省政府辦公廳印發《山西省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攻堅行動方案(2019—2022年)》,我省將以跨入全國第一方陣為目標,以補齊設施短板為重點,實施強化城鎮生活污水、生活垃圾、大氣環境治理20條措施。到2020,年設區城市全部實現建成區生活污水全收集、全處理,生活垃圾全焚燒、污泥“零填埋”;設區城市市區公交車、出租車、環衛車全部更換為新能源汽車;到2022年,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力爭退出全國倒數第三名,穩定退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倒數第一名,力爭達到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平均水平;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年達到42%以上。
擴容!新擴建污水處理設施準時“到位”
《實施方案》提出,生活污水處理能力不足或接近滿負荷的市縣,要加快推進污水處理設施擴容建設。臨汾、運城、大同、陽泉、呂梁市等5市和陽曲、清徐、陽高、渾源、懷仁、應縣、靈石、石樓、嵐縣、文水、汾陽、霍州、洪洞、隰縣、大寧、聞喜、夏縣等17個縣(市)污水處理設施新建擴建工程2019年建成;太原、忻州2市和婁煩、廣靈、天鎮、左云、山陰、寧武、靜樂、盂縣、介休、沁水、陽城、古縣等12個縣(市)新建擴建污水處理設施2019年力爭開工,2020年建成。全省需擴容的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原則上2022年全部完成擴容。到2020年,全省新建污水配套管網1200公里,改造雨污合流制管網800公里。到2022年,全省市縣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。2020年,汾河、桑干河流域市縣全部完成改造污水處理廠,實現化學需氧量、氨氮、總磷3項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穩定達到地表水V類標準要求。
分類!生活垃圾處理逐步“全覆蓋”
垃圾分類是我省改善城市環境的一場重頭戲。將取消黨政機關、辦公區域以及主要街道和城市重點片區擺放的垃圾箱,實施定點分類投放,示范帶動公眾;太原市要全面完成試點任務,到2020年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,形成可推廣、可復制的生活垃圾分類經驗;其他設區城市要選擇一批試點單位加快推進,到2020年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,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,到2022年至少有1個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,其他各區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。另外,還要加快推進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和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建設,積極推進50萬人以上人口大縣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。
淘汰!燃煤鍋爐不合格一律“下崗”
為控制燃煤污染,我省積極推進清潔取暖和散煤替代工程,以集中供熱為主,“煤改氣”“煤改電”等清潔取暖為輔,全面完成年度清潔取暖改造任務。推進燃煤鍋爐淘汰,縣級及以上城市在完成建成區淘汰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、茶水爐等燃煤設施基礎上,進一步加大淘汰力度,2020年10月1日前重點區域基本淘汰每小時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。推進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,全省每小時65蒸噸及以上燃煤鍋爐,以及位于城市建成區的燃煤供暖鍋爐、生物質鍋爐于2019年10月1日前完成節能和超低排放改造,燃氣鍋爐基本完成低氮改造。推廣!公交、出租、環衛車新能源“主打”
為有效減少機動車污染,我省將采取加強監管、市場驅動和經濟激勵等綜合性措施,促進老舊車淘汰,2020年底前,京津冀及周邊地區4市和汾渭平原4市完成國家下達的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淘汰任務。各市依法劃定并公布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區域,禁止超標排放工程機械使用。禁止銷售普通柴油和低于國六標準的車用汽柴油。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,全省城市建成區新增和更新公交、環衛、郵政、出租、通勤、輕型物流配送車輛使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,2019年全省新增更新公交車中新能源公交車占比達到80%,2020年設區城市建成區公交、出租、環衛車輛全部更換為新能源汽車。
改造!多渠道公廁供給更“方便”
按照《實施方案》,進一步提高城市公廁建設,科學布局公廁點位,加快新建改造城市公廁力度,嚴禁隨意拆除,確需拆除要“拆一補一、就近建設”;引導鼓勵城市街道周邊單位、商業門店、賓館酒店等向社會開放自有廁所,多渠道增加公廁供給。嚴格公廁管理,達到“四凈三無兩通一明”(即地面凈、墻面凈、廁位凈、周邊凈,無溢流、無蚊蠅、無臭味,通水、通電,燈明)。到2020年,基本實現太原市建成區每萬人5座以上,其他市縣建成區每萬人3座以上公廁的目標。到2022年,基本形成布局合理、數量達標、管理規范、群眾滿意,以獨立式公廁為主、移動式公廁為輔、社會廁所對外開放為補充的城市公廁體系。
造林!城郊森林公園形成綠色“屏障”
在城市環城地區大力開展植樹造林,山區城市以周邊可視范圍內的山體綠化為主,平原區城市以環城林網為主,風沙區城市以寬環城林帶為主,城市重點出入口以小片景觀林為主,構建環城綠色屏障。大力推動城郊森林公園建設,各設區城市2019年新建或續建1處城郊森林公園,各設市城市2020年建成1-2處城郊森林公園。推進河道清淤疏浚、堤防加固及生態景觀綠化等重大項目實施,建設一批河道治理、蓄水美化和濕地公園等。建設濱水步道,塑造親水空間,實現河道清潔、河水清澈、河岸美麗,到2022年全省整治城市河道62公里。(賈蘊)